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明九新闻 > 文创意象

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毛泽东诗词名句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
2021-02-08 13:49:07 来源于:秘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化用毛泽东诗词名句,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光明前景,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化等,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

  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不断奋进的一种整体战略态势、宏观发展势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名句,生动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以“雄关漫道真如铁”(《忆秦娥·娄山关》)譬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谋求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不畏各种艰难险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引用“为有牺牲多壮志”(《七律·到韶山》),描摹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豪迈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上述毛泽东诗词名句,生动形象地指出,今天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浴血牺牲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今天党带领人民开创的新时代的长征路,与革命先辈带领人民翻越了一座座“如铁”“雄关”的革命壮举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百年来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讲话,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热情洋溢地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好形势和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还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等诗词名句,多次指出党带领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历史性成就。

  归纳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些极富历史纵深感的毛泽东诗词名句,是对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喜势头的跨越时空的诗意描摹。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社会治理面临诸多困境,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却呈现良好态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毛泽东诗词名句精辟指出:“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此后,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和2019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以“乱云飞渡仍从容”譬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时的战略定力,在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以“不到长城非好汉”强调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清平乐·六盘山》,前者突出的是重大考验面前镇定、沉着、稳健的精神气质,后者则是表达不信邪、不畏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进取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要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持续向好、不断推进,就必须在风险挑战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分析世界大势,为我们学习领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一个路径。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形容亚洲众多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的局面;在2018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百舸争流”譬喻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指出“未来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

  “百舸争流”四字,精准刻画出大变局中各方争先恐后、抢占先机的竞争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 “百舸争流”,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变,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撬动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而这些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源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以“百舸争流”传神地描绘出国际大变局中群雄逐鹿之激烈,强调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世界大变局相互叠加之中发展时机之难得,更加突出了我国置身当前大变局中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是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名句,意思是遇事应当观大势、谋全局,不为眼前一时的得失所阻。在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诗,将其所表述的意蕴提升为正确思考和应对国际问题的一个原则。2012年,习近平同志以“风物长宜放眼量”勉励中美两国企业界人士勿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共谋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再次引用这句诗,倡议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握国际战略大势,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视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生动体现。尽管世界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强调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全球视野去把握国际形势,特别是把握“变”中的“不变”,确保“望眼”不被暂时的“浮云”所遮蔽,在大变局中看清发展大势,坚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引用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利用科技、产业之“变”的大好时机向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登。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引用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指出中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经艰难困苦摸索出来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中国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发展起来了,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绝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强调应变、求变的紧迫性和进取精神,以“人间正道是沧桑”表明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主动发挥更多建设性作用的积极姿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危”更是“机”,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赢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我们将继续通过自身发展引领和塑造世界变局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一起进步、共同发展的方向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化用毛泽东诗词名句阐释“两个大局”,为毛泽东诗词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价值,更为“两个大局”这一重要思想赋予厚重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学习品读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毛泽东诗词不断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交融碰撞放射出的丰神异彩,也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大局”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光辉和真理力量。

  (作者李炼石 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