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20年春天,我正在全身心投入写作这本最后定名为《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的书,情感和思想一次次受到冲击,深感
2020-11-19原标题:内蒙古:马背、驼峰、无人机助力田野文物保护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7日电(记者任军川、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遗存丰富,为更好地保护广袤土地上散布的21万多处不
2020-11-18《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海报 《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等“国庆档”电影在多国影院陆续上映;电视剧《外交风云》被发行至北美、非
2020-11-17人民网、中信银行、万达集团党员代表观看电影《金刚川》。人民网 张若涵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蒋波)11月10日,电影《金刚川》举办清华大学特别放映。此次放映,是
2020-11-13新闻结束的地方,往往就是艺术开始的地方。对当代先进人物进行艺术化叙事,能够让我们走进人物内心,真正从逻辑和情感上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进而形成对时代的深刻感知。从这个
2020-11-12图为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 图为蓝关戏《四知太守》。 10月20日晚,在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的舞台上,来自山西寿阳县的高
2020-11-12《流浪地球》剧照。 “硬气!硬核!”“敬畏而感动”……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即引发观影热潮,叫好又叫座。近日,在2020中
2020-11-11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与此同时生活节奏加快,阅读多呈“碎片状”。不少人认为,在这个阅读碎片化的时代,纯文学已死。11月8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
2020-11-10《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我在颐和园等你》节目海报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本喵我又回来啦!”随着“故宫猫”的逗趣开场白,《上新了&mi
2020-11-09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叶嘉莹先生最主要的身份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者。她如何进入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她的人生从何时与诗词不可分割,她对诗歌的热爱如何
2020-11-06乘风破浪 坚毅前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鼓舞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创造美好明天 一头接续即将挥就的百年史诗,一头开启第二个百年的恢弘篇章。
2020-11-05梳着妈祖髻、穿着湄洲岛传统服饰的当地中学生。 湄洲女孩正在表演妈祖髻技艺。 近日,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二届中国&mid
2020-11-04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照片展。人民网 刘喆摄 “欢迎回家”的立牌,跨越70年的“照片长廊”……晚秋的中国戏曲学院校园里,笑容洋溢
2020-11-03水波为曲,桨帆当歌,大运河带着故事,“流”进国家博物馆展厅。昨日,“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开幕,170件文物揭开面纱。其中,《运河全图》
2020-11-02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以一生倾情讲述的“诗词故事”,冯骥才笔下那些拿生命祭奠美的“艺术家故事”,岁时节日、汉字演变、传统书画等沉淀在历史中的&ldq
2020-10-30 “中华文化大讲堂”单霁翔首讲现场
主办方供图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推出的国家级精品项目“中华文化大讲堂”日前在京启动
陶寺对话石峁 讲述黄河文明的悠久灿烂 观众欣赏陶寺彩绘龙盘。 石峁遗址出土的双面人面石柱
图片均由山西博物院提供
核心阅读 在我自己的创作中,追求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是汲取传统所长,让老百姓喜闻乐见,重视群众是否能够看、愿意看、喜欢看 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渗透力和延续力
2020-10-27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这一天,在中国人的传统情怀里,既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挚亲情,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
2020-10-26漫天红叶。人民网 孟丽媛摄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气温骤降,草木黄落,橙柿展颜。今天,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肃凛的秋风中悄
2020-10-23刘庆邦近照 文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陕北提路遥,有人管你饭吃;到煤矿提刘庆邦,有人管你酒喝。”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如果要选一位写矿
2020-10-22 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网络图片 在2020服贸会文化服务专题展丰台展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戏曲机器人给观众献上精彩的&ldquo
正在举行中的中国丹寨非遗周,主题是“非遗进景区”。 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几年前可能还会引起巨大争议,不少非遗保护的学者认为,非遗如果被市场裹挟,则会失去其原
2020-10-20原标题:光影筑梦想 真情写华章 北京电影学院正门。资料图片 北京电影学院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形象宣传动画设计工作。资料图片 北京电影学院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2020-10-199月10日拍摄的故宫。当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紫禁城的一砖一瓦背后,曾经站立着怎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