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霍金
作者:中国创造学会理事 赵晓凯 开化县霞山乡村振兴美术馆馆长 陈晓齐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包括产业振兴,也包含了文化艺术的振兴,艺术进入乡村,是打造美丽乡村的必然需求。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在全国各地已取得了不少成果。笔者与艺术家陈晓齐老师发起创办的“浙江霞山乡村振兴美术馆”,就是艺术振兴乡村的范例,得到了中国美术馆长吴为山的肯定。目前,全国总计有34199个乡镇,笔者建议:每个乡镇配备“艺术乡长”,掀起艺术家上山下乡运动,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国家级的制度创新。笔者认为,这是对广大艺术家“笔墨当随时代”的时代呼唤,同时,也能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加速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艺术介入乡村,既能激发了农民向往美的主观意愿,也能盘活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产生“授人以渔”的效果。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艺术与乡村的结合,能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形成了新的文化地标,繁荣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艺。艺术乡村化、乡村艺术化,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
文化艺术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脉,是乡村振兴之魂。
笔者认为,全国“每个乡配艺术乡长”,3万多艺术家上山下乡,这一创新举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笔者粗列“艺术乡长”的工作内容:
第一,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农耕文化资源,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乡村风情探索、农家乐等特有资源,指导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村”“艺术乡”。
第二,整合艺术人才、艺术资源,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乡村品牌,让传统乡村重放光芒。
第三,打造书画、摄影、雕塑、诗歌文学创作等艺术基地。
举办书画、摄影、雕塑、诗歌文学等艺术节和艺术大赛。
第四,建构乡村美学传播基地。
建立乡村美学讲习所。定期开展文旅融合、文创设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结合乡村振兴讲堂开展乡村人才培训、培养大众艺术,提升群众基础文化生活。
第五,建立乡村文创中心。围绕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等方面,指导乡村开展文创 IP 设计及文创产品设计。
第六,整合调动社会艺术力量,加强乡村中小学的美育支教活动,并为乡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开化县霞山乡村振兴美术馆,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由许小伶老师主讲的每周两次的美术夜校,以及每周两次的霞山小学美术课,极大地促进了霞山村儿童的美育教育。2020年12月31日举办的“马金镇霞山小学留守儿童绘画作品展”,绘画作品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最后,笔者提出国家创新“艺术乡长”的制度建议:由中组部下发设立“艺术乡长”的文件,文化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执行。各省下发文件到县,县下发文件到乡村。文件内容,第一,全国艺术院校和艺术单位派出3万多名艺术家下乡的选拔机制;第二,“艺术乡长”待遇和工作职责的规定;第三,考核各级政府落实推动“艺术乡长”的标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